榫卯承古韵 五育种新苗 ——记金陵砖文化传承实践团明故宫午门模型制作活动

为探寻六朝古都历史文脉,感悟中华传统建筑智慧,培养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,7月6日,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金陵砖韵实践团以“探寻明故宫遗迹,感悟古今建筑智慧”为主题,聚焦明故宫核心建筑——

admin

为探寻六朝古都历史文脉,感悟中华传统建筑智慧,培养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,7月6日,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金陵砖韵实践团以“探寻明故宫遗迹,感悟古今建筑智慧”为主题,聚焦明故宫核心建筑——午门,带领青少年通过实地探访学习与动手复原模型,沉浸式体验古建筑之美、感受南京的历史底蕴。

活动伊始,实践团成员李一凡以引导式提问开启研学——南京明故宫明处建造,其布局规制与北京故宫有何异同?”同学们循着昔日官员上朝的“御道”轴线,系统学习明故宫“前朝后寝”的建造历程与整体格局。结合遗址现场的石刻螭首、柱础遗存,同学们仔细观察构件上残存的朱漆彩绘与龙纹雕饰,实践团成员解读其体现的皇家气派与等级规范。通过对比北京故宫现存规制,学生们深入探究了明初皇家建筑的特色,切身感受南京作为王朝肇兴之地的历史地位。

随后,活动转入动手实践环节。在手工艺区域,学生们首先在特制图纸上尝试复原明故宫布局,重点标识奉天殿、华盖殿、谨身殿等核心区域。分组讨论环节中,大家积极对比分析明故宫与紫禁城等中外著名宫殿的异同,拓展文化视野。实践团成员重点讲解了午门的建筑要点:“午门作为宫城正南门,形制最高,别称‘五凤楼’。其不仅是出入通道,更是举行颁诏、献俘等国家大典的礼仪重地。主体城楼连接两侧伸出的‘阙楼’与‘雁翅楼’,形成三面环抱的宏伟格局;城楼下的三座券门中,中央门洞为皇帝专属御道,严格体现封建等级。”

在充分知识铺垫后,进入了最让人期待的午门模型复原制作环节。大家化身“小小古建修复师”,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,仔细辨识“斗拱”、“额枋”等部件,严谨对照图纸进行拼接组装。大家全神贯注,一丝不苟,体验榫卯结构精巧的咬合过程。当巍峨的午门轮廓在手中逐步成型,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古代工匠的营造智慧与动手创造的成就感。一位同学感叹:“不用一颗钉子就能构建如此稳固的结构,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!”

活动尾声,各小组自豪地呈现亲手制作的午门模型,并作为“小小讲解员”分享心得。在介绍中,大家融入了对建筑色彩、建筑功能的理解,表达了对明故宫建筑美学的认知。小小的模型,承载着青少年对历史的理解,更凝聚了他们守护文化遗产的朴素愿望。

此次活动是南师大教科院“金陵砖韵”实践团将五育深度融入历史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,有效锻炼了青少年的观察力、动手能力及协作精神,在方寸模型间架起连接古今的桥梁。亲手“复刻”明故宫午门的过程,使热爱家乡历史的情怀与守护文脉的责任感深植于孩子们的心。实践团负责人熊英吉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在校外开展‘第二课堂’,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文化根脉,于劳动创造中收获成长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”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nanfangtoutiao.com/shangjie/8450.html

温馨提示:创业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!编辑声明:南方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107497604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
相关阅读
admin
最新动态